南無大行普賢菩薩 黃映蒲/提供

何謂「六波羅蜜」、「十波羅蜜」?(下)

 

南無大行普賢菩薩 黃映蒲/提供
南無大行普賢菩薩 黃映蒲/提供

  據和尚所知,目前高雄總院就有好幾位單身的老菩薩(先生已往生),每天都到佛堂發心打掃、煮飯給師父們吃,把佛堂當作是她的家,佛堂的師兄姐就像她的兄弟姊妹一樣,非常和樂開心。由此,和尚突然發現到一個現象:男人幾乎都比女人短壽。事實上,根據台灣的統計數字顯示,男人平均壽命為76歲;女人平均壽命為83歲,確實也是如此。

  佛於《佛說當來變經》、《佛說法滅盡經》、《蓮華面經》中均有提及:末法時代,男人多懈怠不修道、好淫樂,故活到四、五十歲便已衰老,死後大多往生惡道。反而女人較為精進、長壽,平均活到七、八十歲,死後大多往生善道。此現象由佛寺中男女人數的比例,便可得到印證:

文殊菩薩 郭有育/繪.提供
文殊菩薩 郭有育/繪.提供

  現今每家佛寺,參加共修會、法會的人數,女眾皆比男眾多5倍。可見男眾學佛者越來越少,將來多往生三惡道;反而,女眾學佛者越來越多,死後多能往生天堂和西方極樂世界。是故,男眾應當好好精進努力修道。同樣地,每家佛寺出家眾男女比例也異常懸殊,100位出家人當中,只有1位是男眾,其餘99位都是女眾。由此顯示,女眾出家者越來越多,比較精進修道;而男眾出家者越來越少,其懈怠不修道又好淫樂,故平均歲數較女眾少了近7歲(以台灣而言)。

  末法時代之敗相早已為佛所預言,男眾好享樂、不願修道,易造業。反觀,女眾精進修道、護持三寶,乃值得讚嘆和鼓勵。應知當女人已非常痛苦,切莫將來再身為女人,是故應當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。

吉星高照 八方新氣/提供
吉星高照 八方新氣/提供

三、忍辱波羅蜜:

  又稱忍波羅蜜、羼提波羅蜜、忍辱度無極。

  「忍」:忍受肉體上的煎熬、勞苦;「辱」:忍受精神上的打擊、誹謗與迫害。故忍辱方能對治瞋恨,令心安定,精進道業。

  佛言:忍辱的功德勝過持戒、布施的功德,確實忍辱難以修持。此「忍」字,在心的上面有一把刀,就好像在你的心中插一把刀,很痛!但還是要忍。若不能忍,在家人則無法成就任何的事業;出家人或佛弟子則無法修行,成就任何道業。

  修行必定要忍受諸多苦難和折磨,甚至犧牲奉獻。就像正德的志義工犧牲休閒時間和與家人團聚的機會,於各項法會活動中,圓滿莊嚴道場及服務大眾;甚至有些學佛修行、護持三寶者,皆遭受親人的反對或阻撓,其皆是在修忍辱的功夫,成就道業。

四、精進波羅蜜:

  又稱進波羅蜜、毗梨耶波羅蜜、精進度無極。

  實踐修持五德—戒德、定德、慧德、慈悲德及忍辱德,精進不懈怠,不屈不撓,勇往直前。精進可以對治懈怠,培養善法,增長智慧,否則懈怠修道無成。故無論行布施、救度眾生、深入經藏、擔任志義工,或是行作功課念佛,皆得精進,持之以恆,方能有所成就,累積福報功德。

五、禪定波羅蜜:

  又稱禪波羅蜜、禪那波羅蜜、禪度無極。

  修習禪定可對治亂意,令心安定,不起任何煩惱,當可每天撥出1020分鐘來修習之。此法乃以打坐的方式念佛,但嘴巴要閉起不出聲,而用心念,此效果非常好,大家可試試看。其打坐念佛的方法如下:

  打坐之時,呼吸要緩慢,藉由一呼一吸來念佛,但不念出聲,用觀想即可。吸氣時,念「阿彌」;吐氣時,念「陀佛」,慢慢地,不要快,如此心便能安住了。以此法念佛時,嘴巴要閉起,靠鼻子呼吸,兩眼稍微半閉,但不要全閉,坐姿坐得正即可。

  和尚曾於電視弘法「坐禪真實義」講座中提及,在家人可以靠念佛安定其心。

  再者大家應當明瞭動態的「禪」和靜態的「定」是不同的。禪乃於心定後,思惟一些道理,令心中之疑惑得到釋放與解答,悟得真理,即不再執著顛倒,煩惱盡除。因此,和尚鼓勵大家多以打坐方式來念佛定心,心定自能產生智慧,增強思考力和判斷力,開啟我們真實的智慧,進而體悟把握生命之真諦。

彌勒菩薩 兜率天 190X110 公分 (油彩、畫布) 天采工坊 李鐸/繪.提供
彌勒菩薩 兜率天 190X110 公分 (油彩、畫布) 天采工坊 李鐸/繪.提供

六、智慧波羅蜜:

  又稱慧波羅蜜、般若波羅蜜、明度無極。

  心定自能斷除煩惱、增長智慧。當有了智慧,即能對治愚癡,開顯真實的智慧,曉了諸法實相。此「諸法」乃指萬事萬物苦空無常的種種真相與道理。

何謂「十波羅蜜」

  所謂「十波羅蜜」意即行菩薩道要達到大涅槃、大解脫,所必須具備的十種殊勝的道行,又稱為「十波羅蜜多」。此十波羅蜜之前六項施波羅蜜、戒波羅蜜、忍波羅蜜、精進波羅蜜、禪波羅蜜及般若波羅蜜,即以上所說明的六度波羅蜜,至於後面四項,茲補充說明如下:

白度母 大圓覺佛教文物/提供
白度母 大圓覺佛教文物/提供

七、方便波羅蜜:

  此方便波羅蜜即為第七種波羅蜜。意即以種種間接、開緣方便的方法,來啟發眾生的智慧。

八、願波羅蜜:

  常發願心。諸佛菩薩皆是乘願再來,諸菩薩亦皆因發願而成佛。如同我們發願將來定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斷生死輪迴之苦,便要常持此願心,一心一意稱念阿彌陀佛不退轉,將此願付諸行動,實踐它,否則此願乃為空願,毫無益處。

秋林詩會  365x144cm 胡念祖/繪 上古藝術/提供
秋林詩會  365x144cm 胡念祖/繪 上古藝術/提供

九、力波羅蜜:

  培養實踐我們所發這個善願的力量,並且具有辨別正知見、正邪法的能力。

十、智波羅蜜:

  即能了知一切法的智慧。其與第六般若波羅蜜──了知諸法的實相,有其相通之處。

  以上的十波羅蜜皆是以菩提心為因種。那麼究竟要如何來修持十波羅蜜呢?即以菩提心為因,來啟發這個緣。至於何謂「菩提」?簡而言之,即覺悟、智慧。正遍知、正道亦可稱為「菩提」。廣義而言,菩提即是斷絕世間煩惱,成就涅槃的智慧。也就是說,我們要滅除所有的煩惱(貪瞋癡慢疑、貢高我慢、邪知邪見……等),當煩惱皆斷除後,方能成就不生不死的智慧,斷生死的智慧(即不墮生死輪迴的智慧),名為涅槃的智慧,如同佛、緣覺、聲聞三乘所證得的「覺悟的智慧」。此三種菩提當中,以佛的菩提最為無上究竟圓滿,故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其譯為「無上正等正覺」、「無上正遍知」、「無上正真道」、「無上菩提」。

文:正德佛堂慈音雜誌社提供

 

 

發佈留言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