達摩觀月 黃映蒲/創作提供

禪修的次第-九住心(下)


達摩觀月 黃映蒲/創作提供
達摩觀月 黃映蒲/創作提供

  從這個階段開始,就能做到原始佛教所說的四正勤。四正勤的內容包括:

①已生善令增長:

 心裡所起的善念或已經做的善行,持續的令它增長,加強它的功效。

②未生善令生起:

 應該有這樣的發心、這樣的善念,但老是不發,所以要使它生起來。

③已生惡令斷除:

 已生的惡業要立即斬斷,不能讓它繼續生長、膨脹。

④未生惡令不起:

 未生的惡業不能讓它發展起來。惡的念頭一動就不能任它滋生下去,要立刻消滅它。

  四正勤的修行方法要能真正派上用場,並有效斷除我們煩惱習氣,就是在這個階段。

鏡智觀音 李光棋/提供
鏡智觀音 李光棋/提供

六、寂靜

  前面第五調順是指內心能夠調伏外境的誘惑力,順入所緣境。到了第六住即是心念寂靜的階段,這時已經開始有定力,完全可以扣住所緣境。所以不相應的雜念、妄念一現起,當然能夠明白的分別,並且清晰地斬斷它。因此這個階段專門在分別內心的起心動念究竟是好是壞、是清淨是雜染、是正是邪。

  要注意的是,三法印的「涅槃寂靜」是形容聖者進入禪定以後,斷除煩惱時所體證的涅槃境界。這裡的寂靜則是指還沒進入禪定之前,只要我們內心第八意識的這些過去種子一冒出來,就能夠立刻發現。所以已生的善才能令增長,未生的惡令不起,已生的惡能當下斬斷它。

七、最極寂靜

  第六「寂靜」是念頭一起時,內心仍處於模擬兩可的階段,還在分別它究竟是不是雜染的、是否合心意的?還在戲論「要或不要」?無法用智慧來當下斬斷這些妄念。但到了第七「最極寂靜」的階段,警覺性更高,念頭一動時,馬上能夠停止、降伏妄念,不讓它繼續的醞釀下去。修到這個階段時,心念幾乎都在所緣境上。

  這個階段很清楚知道自己的起心動念,是善、是惡、是染、是淨、是正、是邪,該降伏的、該停止的,一來有定力,二來又有警覺力,所以馬上就降伏。可以說,到了第六寂靜、第七最極寂靜的定力,日常生活幾乎不會做錯事情、不會講錯話,可說是依正知而住,只要念頭一動,就分別得清清楚楚。

心定和尚 大立文創/提供
心定和尚 大立文創/提供

八、專注一趣

  能夠這樣繼續進一步扣住所緣境,就能夠進入到第八住「專注一趣」了。「趣」是指「定點」,意即心念完全專注在一個定點(所緣境)上。

九、 等持

  一般沒有修禪定的人心裡頭會有一些上下起伏。碰到喜愛的就一直想,心思不斷地「上揚」;累了就迷迷糊糊,沒有智慧,一直要打瞌睡,「昏沈」下去,所以說內心「不平等」。 

  而修習禪定到第九住這個階段,能使心念保持平靜、平等的狀態,既沒有微細的上揚、掉舉、亂紛紛,也沒有微細的昏沈、闇昧,是一個平等的狀態。能夠照這樣持續下去,即稱為「等持」。

  順帶一提,到了第八住專注一趣、第九住等持,生理上會有輕安、飄飄欲仙的感覺,會很舒服的。有這種體驗,在修禪定方面可以說已經到達不退轉。但是,這是指修禪定不退轉,而不是智慧門的不退轉。

  大家在自己選擇的所緣境,如果等持過後,有輕安的現象,那麼就接近了近分定或未到地定(接近根本定前之預備階段),再繼續用功就入根本定(指初禪、二禪、三禪、四禪等色界定及無色界的四種定)。修禪定的次第如此,大家好好地運用它,這樣子一來了解自己的進度,二來避免自己的傲慢。有些人稍為有定力了,尤其修禪宗的,就狂妄得不得了,幾乎要走火入魔了。所以修行禪定,「九住心」一定要清楚,大家今後好好運用,做為自己的考試,檢查自己進步到什麼樣的階段。

禪之共鳴 李文武/創作.提供
禪之共鳴 李文武/創作.提供

 Tips:顯教的學佛次第

  有些人對顯教──佛陀的教法,沒有深刻理解的時候,帶著好奇的心態去學習密宗,就覺得密宗很有層次。其實,顯教才真正有具體的層次。例如理解方面,從認識是苦,苦是如何積聚來,集苦消失時,是快樂的境界,然後說明消除苦的原因以及苦的事實。從修定來說,也有近分定、未到地定。初禪根本定、二禪、三禪、四禪根本定,尤其「九住心」的次第,如何集中心意,如何降伏煩惱,到消減習氣,都有明確的交待。

  證悟方面從四加行到初果、二果、三果、四果,如果是菩薩道,則先修福德十信位,完成後,不退菩薩道,安住於菩薩道中的十住位,乃至十地──初地是布施波羅蜜圓滿,二地是持戒波羅蜜圓滿……都非常有次第。

 

摘自《心定自在》,大立文創提供

發佈留言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