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在心中

  在世俗中,許多人只知道誦念《心經》,抄寫《心經》,卻不知《心經》之中的涵意與概要。既然誦寫《心經》,對行人有莫大禆益。佛心的生活哲學裡就是破除執著,拋去心靈的痛苦與不安。

  當我們決定要做一些改變,投入所有精力去完成是很重要的。呼吸、靜心、沈思與覺知這些工具並不複雜,卻可以改變我們的心境,並為日常生活與看待人生,帶來正向效果。重點在於實踐,佛向心生帶來的是心量廣大慈悲無私心。每天花一點時間靜修,對於獲得寧靜的心最有助益。養成了習慣,才有動力下定決心,改變自己或鍛鍊心性。故經云:「法本無法,萬法唯心。」禪宗祖師云:「即心是佛,離心無別佛」。當你放下舊有的模式,騰出空間給耐心,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能讓人開智慧、破執、離相、明心見性。

  佛祖心的宗旨:以「善緣、智慧、勵志、健康、希望、成功」為六大理念,讓我們可以在人生的片刻,專注於正向事物。佛能斷眾生之煩惱,心在於鍛鍊助於內心的寧靜,透過心智暫時的放空,也是件好事。同一個世界,不同的觀點,唯藉三世諸佛力打破五蘊煩惱塵勞。既然活在當下,就要學習接受無力控制的事物,而不是為某些事擔憂或憤怒。過去的已經過去,而未來難以預料,因為我們能掌握的只有今天,因此更加用心覺知當下每個時刻。佛祖心是心靈的靜修,主要是讓我們學習,把經年累月形成的特定觀點,以及思維、態度、或是傲慢、忌妒、憤怒通通放下,拋開人生負面的影響力。當受到憤怒、忌妒或挫折時,讓我們有能力溫柔地探索與自問這些情緒從何而來?如何突破時空限制,端看君之智慧。時間一分一秒被蒸發,轉眼視茫茫髮蒼蒼。唯今學佛,即可以改善人際關係及情緒管理,佛云:眾生不貪執、世界無災難,人人得解脫。佛又云以戒為師,戒能治萬惡,生定慧、消業障,出生死,得不生不滅。故貪執即輪迴,漏盡則解脫。我雖然不能改變外在的事物,卻可以轉變內在世界。

  受《佛祖心》雜誌七年來的啟發洗滌,加入每日一點一滴的頓悟《般若波羅密多心經》要義,讓我對「佛心」二字有深刻的了解。人的一生中有順境有逆境,順境中不驕,逆境中不餒。大風大浪也有風平浪靜的時候,順逆境中都能應付,懂得回饋才是智慧人。心量有多大,世界就有多寬,池淺養不了大魚,林不茂盛鳥不築巢。據說,佛陀在樹下得道前,諸魔發出利劍刺向他,企圖使他分心,但他的心保持覺知,頓時把利劍畫為花朵。我們的心也是如此,我們可以讓情緒成為利劍,也可透過修行把它化為花朵。我們培養出覺知力,就能把憤怒排除在外,把忌妒化為關懷與慈悲,佛就是自己,活在心中,如同佛在心中。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