迅速流行、代代傳承的養生藥粥

  中國傳統醫學非常早就知道食療的重要性,《內經》中提到:「藥以祛之,食以隨之,穀肉果菜食養盡之。」奠下了醫食同源的基礎。一直以來,民間就有依照四時節令吃粥的習慣,例如寒食節(清明節前一、二天與後一天),須禁火,此時就準備冷粥;臘月初八(農曆十二月八日)要吃臘八粥;夏日酷暑時吃清熱解毒的綠豆粥,秋季乾燥則吃些滋陰潤燥的銀耳粥。

最早將藥粥清楚訂為療法,並記載在經書中的是東漢張仲景的《傷寒論》,其中著名的有「桃花湯粥」、「白虎湯粥」、「竹葉石膏粥」等。

  而唐朝有「藥王」之稱的孫思邈,承襲傳統中醫從《內經》以來便強調的「治未病」,防範疾病於未然,有如現代預防醫學的概念,以預防養生為目的,積極推廣食粥的習慣,因此在他所著的《千金方》中收錄許多粥品介紹,如「穀皮糠粥」可防治缺乏維生素B造成腳氣病,而補虛損的「牛乳粥」、去煩熱的「蘆根粥」、清熱止渴的「天花粉粥」也都是出於此書。

  到了宋朝,官方編纂的《太平聖惠方》中記載藥粥一二九種,對於粥的重視不言而喻,而且藥粥在民間也被廣泛食用。

  南宋詩人陸游活到八十多歲,他寫過一首膾炙人口的養生詩《食粥》:「世人個個學長年,不知長年在目前,我得宛丘平易法,只將食粥致神仙。」描述世人都追求長壽之道,他採用宛丘張來的方法,做法非常簡單,不需要花大錢,只要懂得吃粥,就能長命百歲了。透過詩歌,不但說明陸游為什麼能延年益壽,也為粥的養生防老功效做了最佳註解。

  這位張來是北宋文人,蘇東坡門下四學士之一,他讓陸游如此推崇的養生法是:「每日晨起,食粥一大碗,空腹胃虛,穀氣便作,所補不細,又極柔膩,與胃腸相得,與飲食之妙絕。」

  用現代的話來說,就是早上起來,腸胃經過一個晚上的休息後,空腹吃下一碗粥,啟動腸胃機能,穀氣活躍於其中,相當補身。如配合中醫時辰養生理論,最適合吃早餐的時間是上午七至九點,這個時段是胃與小腸機能最佳的時刻,可充分消化吸收養分。

  而至明朝李時珍的《本草綱目》,認為食物本身就能養氣、改善體質,累積記載了六十二種藥粥,多半著重於預防疾病、延遲老化等功能,包含「小米粥」、「糯米粥」、「黍米粥」、「梗米粥」、「粟米粥」、「秈米粥」等各種穀類粥品,還有雜糧果實也能入粥,如赤小豆、綠豆、玉米、薏仁、蓮子、芡實、栗子等。

粥為何有如此功效

  粥,不過米水而已,雖然有的粥會放入一些其他食材,但為什麼有如此好的養生效果呢?

  主要是因為身體虛弱時,消化機能也隨之衰退,食物以粥的形式食用易於吸收、養胃氣,而且與米一起食用,相輔相成,功能更好。

  中醫的理論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,在處方藥劑時,要兼顧胃氣強弱來斟酌給藥;也認為脾胃功能無損,就不用太擔心疾病的預後,但如果脾胃不好,百藥難施,病體就難以康復。

  此外,藥粥之妙,在於當搭配的處方峻厲,粥可以和緩藥力;而當處方和平,卻能加強功效。在醫書中可以看見有愈來愈多的藥粥出現,有如藥丸、藥汁,成為劑型的一種,功效卓著。

  「以藥治病,以粥扶正」,對症下藥可以治療疾病,食粥能夠有效提升身體機能,增加免疫力。以粥食療,在中國人的生活中早已扎下了根,加上在日常生活中提到養生,必著重脾胃功能,使得藥粥發展愈來愈趨向於養生,致力健康,而非單一治病的目的。

  各家粥譜所使用材料多以食材為主,溫和性平,養氣補身,且多為單純一味食材,安全性高,長期食用也不會有問題。這些食材平易近人,可依當季盛產食材做更替,作法十分簡易,當人們體驗到食粥養生的功效後,很快就普遍流行於民間。

  到了清朝,對於粥的重視與普遍性更達到一個高峰,王士雄在《隨息居飲食譜》中提到:「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。」

  而且除了食療之外,同時也注重美味。當時的粥譜多以各種營養價值豐富的食材入粥,講究食材勝於藥材,無論蔬果、五穀雜糧、山珍海味等等都有,尤其是在廣東一帶,可以見到各式各樣的粥品,直至今日廣東粥仍盛行各地。

摘自《以粥養生:清代名著《老老恆言》粥品精選,保健防老,調整體質,活得快樂又長壽》

 

商周出版提供

 

陳玫妃

現任:         

延吉中醫診所 院長

靖妃中醫診所 院長

經歷:

佛祖心雜誌健康九九專欄作者

台灣新生報中醫藥專欄作者

台灣新生報、

嬰兒與母親中醫藥專欄作者

 

女人知己專家

發佈留言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