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場論壇「如何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」在南華大學國際會議廳展開,由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主持,華梵大學校長高柏園、西來大學前校長路易斯‧蘭卡斯特擔任引言,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蘭卡斯特,透過網路和大家交流,一場國際合作互動的實境演繹就此登場。
「如何落實品德教育」議題,在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的穿針引線之下,由匈牙利布達佩斯佛教大學校長Jelen Janos、台灣慈濟大學校長王本榮兩人引言,而許多大學校長也相繼分享推動品德教育的經驗,一致認為融入佛教精神的品德教育,對於年輕人具有安頓身心作用,進而建構生命核心價值,藉以促進社會和諧、世界祥和。
「人間佛教如何進行?」「佛教在21世紀如何定位?」蘭卡斯特表示,人間佛教並非所有人都熟悉,所以希望大學能另設研究人間佛教的資源。此外,因少子化衝擊,就讀大學人數減少,「學生從何而來?」是值得深思的問題。佛光山系統大學五校合一的重要理念,就是訓練在家眾從事佛教工作,並培養其專業能力。他胸有竹成的表述,大家參加這場論壇,相信回學校後,必能帶領校方走向光明未來。
高柏園則以全球化、多元化、在地化來回應國際交流及合作的重要。他幽默地説,國際交流並不是「要或不要」的問題,而是必須面對,也是宿命;建議可藉由宗教、文化、教肓等多元面向發展,尤其是台灣更需與國際接軌。
在操作層面而言,高柏園提及,除了學者、學生交換之外,啓動跨國培養機制,大學僅是寄居所在,真正的教室在世界各地,就讀4年期間,可以在2至4所不同學校完成學業,以培養跨領域、跨國際的視野。他也以華梵大學交換學生的例子分享該校的國際經驗。
「在國際化過程中,更需在地化,要讓師生了解學校文化特色。」高柏園強調,大學應肩負起社會領導作用,才足以吸引各國各校的關注。他期待佛光山糸統大學可作為國際交流平台,以及全世界大學交流的核心,更期盼藉學校聯盟、組織化,促進國際交流合作。
各國校長、學者聆聽蘭卡斯特、高柏園兩人的發言後,熱絡地分享教學與國際合作交流的經驗。西來大學首席教務長彼得‧羅塞維奇認同高柏園的說法,大家互相討論與謀求合作方案,並加強學生交流。布達佩斯佛教大學校長耶倫‧亞諾什認為佛教不應該有競爭性,期許寺院道場將學術研究與活動結合,有助於佛教發展。
林聰明校長表示,包括南華大學在内的佛光大學系統大學,每年都會送學生至國外實習戓短期學習,參與學生的回響極佳。並再度強調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性,學生可在語言學習的前提下,與國外學生交流。佛光山系統大學願意進一步擴大與其他國家合作,「國際佛教大學聯盟」指日可待。
佛光山人間通訊社文圖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