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方一切諸眾生 二乘有學及無學
一切如來與菩薩 所有功德皆隨喜
1.如香遍滿堂室
一個人靠化妝、灑香水得來的香氣,僅是短暫的、局限的。我們經常養成隨喜他人,所散發出來的芬芳氣質,就會充塞著所處的空間,讓你周遭的人都能聞到,不僅對方沐浴在清淨的花香之中,我們自己也獲得芬芳的讚美,受到他人的尊重和接受,就像戒律一樣,不只是防非止惡,而是積極行善,饒益一切有情。
唐朝有一位知名的道宣律師,因為持戒嚴謹,感得每天都有天人供養。當時和道宣律師同時代,有一位窺基大師,未出家前,國師玄奘大師看他很有善根,要他出家,由於窺基大師的叔父是開國功臣,他是貴族出身,並沒有想要出家修道,傳說他為了讓玄奘大師知難而退,提出三個出家的條件:第一、要帶一車的經書;第二、要帶一車的金銀財寶;第三、要帶一車美女侍候。玄奘大師為了惜才,就完全同意他的條件,於是窺基大師出家,俗稱「三車法師」。
窺基大師出家以後,精進修行,持守「心戒」,發心發願饒益一切有情。有一次他經過終南山,順道去拜訪道宣律師,由於道宣律師是律宗的開山祖師,嚴持戒律,所以對他就有一點成見。窺基大師拜訪道宣律師的那天,原來每天定時送飯供養道宣律師的天人,那天竟然沒送飯來,道宣律師餓了一天。第二天,天人送飯,道宣律師就問他:「昨天為什麼沒有送飯來?」天人說:「昨天有大乘菩薩在這山上,滿山遍野的護法神都在這兒護衛,我進不來。」道宣律師聽了,心裡覺得非常慚愧,原來窺基大師是大乘菩薩,我沒有把他看在眼裡,還有一點輕慢心。
隨喜之人,對於對的、好的、有益社會大眾的事情,都能生起歡喜、讚歎之心,這是菩薩四攝法「布施、愛語、利行、同事」人間佛教的實踐者;只要我們發自內心的愛護他人,也會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接受,所謂「敬人者,人恆敬之;愛人者,人恆愛之。」
2.如炬普照十方
願意讚美別人、隨喜別人,喜歡顯揚他人的善美,你的人格道德就會像光亮的火炬。肯隨喜他人者,不障礙、不為難他人的成就,不諷刺、不打擊他人的努力,這樣的人格是世間的榜樣,就如同太陽的光亮普照世間。
據聞有一對九十多歲的老夫妻,他們已經攜手度過七十年的婚姻生活,舉行一個鑽石婚姻慶祝會。有記者訪問這個老太太:「你是怎麼和他廝守七十年的?男方他有缺點嗎?」女士說:「我丈夫的缺點比天上的星星還多啊!」記者一聽,很為驚訝:「既然那麼多缺點,你們為什麼又能共處七十年呢?」這位老太太說:「但是他愛家、愛人、負責任,他像太陽一樣,當太陽出來的時候,如星星多的缺點就都沒有了。」所以,男人要愛家,「愛」是家庭幸福主要的泉源。
隨喜之人心中充滿了愛和慈悲,肯得欣賞別人的優點,不去計較他人的缺點。試問,我們自己可以每一樣都是對的、都是好的嗎?要想有圓滿的人生,不是身邊處處都是美好的事物,而是能夠對周遭的家人朋友,尊重、包容,真誠以待每一個人,發揮自己三業的清淨,像溫暖的陽光一樣,普照一切眾生。
3.如種一能收百
隨喜他人,就像打回力球,你隨喜他人多少功德,就有多少人回頭來讚美你、隨喜你的功德。保持歡喜、正面、樂觀的能量,就會去帶動、影響身邊的朋友們。所以,每個人都可以一起來轉迷為悟、轉苦為樂、轉壞為好;只要我們自己先轉了,旁邊的因緣,也會跟著一起改變。
孟嘗君是戰國時齊國的貴族,被稱為戰國第一公子。姓田名文,他的父親是齊國宰相田嬰,他襲父爵封于薛國,號孟嘗君。孟嘗君從小受到一位商人「白圭」對他悉心愛護,白圭是中國第一位商業理論家,是企業的鼻祖,他的經營致勝理論「在仁義的世界裡開創事業,把所有的利益還給天下人」,一直是商場奉行不渝的圭臬。孟嘗君也健全地成長為一個謙遜、上進、心地善良的人。
孟嘗君待人厚道,天下有才之士紛紛投到他的門下,終成戰國第一公子(與趙平原君、魏信陵君、楚春申君共稱戰國四君子)。他的食客當中有一位名為馮煖,有一次孟嘗君請他到封地「薛」去收租,臨走時馮諼問孟嘗君,收到那麼多錢,要我買些什麼東西回來?孟嘗君說,你看家裡缺什麼就買什麼好了。馮諼到了薛地,看到當地的農人,淳樸勤勞,生活窮困,實在付不出應交的租金!馮諼就把大家的借據收來,一把火燒了,並說:「孟嘗君體諒大家辛勞,年歲不好,今年的租金全免了。」村民萬分感激孟賞君的恩德,謝聲不絕。回到家裡,孟嘗君問他,買什麼回來了?他回答說,我看家裡什麼都不缺,我就買「義」回來了。
後來孟嘗君因為位高權重,引起齊湣王的疑忌,就免去他相國的職務,孟嘗君只好返回薛邑。而在回封地途中,百里之外,薛邑百姓扶老攜幼,歡迎他回故居。這時,孟嘗君回頭對馮諼說:「先生為我買的義,今天終於看到了!」孟嘗君知人善任,為人處世不計較、不比較,隨喜他人有意義的事情,所獲得的善性循環,就如同種一而收百。
4.如月映現千江
有時候,我們看到別人布施,心中能夠產生歡喜,隨喜讚歎別人的善行善舉,那分心意跟布施的人是一樣的,如《法華經‧隨喜功德品》中提到,隨喜讚歎聽聞《法華經》的功德,他的福報也是無量無邊的。
隨喜是一種生命的智慧,在隨喜的當下,超越人我的分別,平等護念一切的眾生,把他人當成是自己,不分彼此,人我一如的同體共生。這樣的生命智慧,如同天上的月亮雖只有一個,但在地上只要有水之處,不管是江、海、河、湖、溪、井,甚至僅是小小的盆、碗、杯盞,月亮都會映現在其中。我們肯隨喜他人,清淨品格也如同這清涼月隨時映現,就如宋朝雷庵正受禪師「千山同一月,萬戶盡皆春。千江有水千江月,萬里無雲萬里天」。
我們能以一顆慈悲柔軟的隨喜之心與人為善,不為世間名利枷鎖所縛,不管走到哪裡,就像晴空萬里不帶一絲雲彩,山中蜿蜒的江水處處映著月影,保持隨喜之心,靜觀欣賞世間的美好,隨緣自在,隨遇而安,如《心經》云:「以無所得故,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,心無罣礙,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,遠離顛倒夢想。」
常言:「要得佛法興,除非僧讚僧。」隨喜功德在我們的生活中,隨時隨地都可以做得到,養成隨喜說讚歎佛教三寶的好話,讓聽聞者生起對佛教的信心,就可以帶動佛法的流傳更為廣布。對於別人的好事、善行,給予鼓勵、肯定、讚歎,你歡喜、我歡喜,歡喜滿人間,這不就是人間淨土?
因此,布施不一定要用錢,佛也不貪求我們的香花供養,最重要的是有心,有心比有錢更重要,心香一瓣的供養,可以遍傳三千法界;隨喜讚歎他人的善行,是我們慈悲心的展現,也是淨化自己內心無明煩惱的最好良藥了。
摘自《華嚴經普賢十大願》,星雲大師著,佛光文化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