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鄉城素描—鐘永和一甲子攝影

台灣好茶 1992年 鐘永和/攝影 國立歷史博物館/提供

 

法國著名攝影家布列松(Henri Cartier-Bresson)《決定性瞬間》,成為後來紀實攝影家公認之經典。拍攝需要美學涵養醞釀,卻又不同於繪畫創作,當快門按下那刻,時空凝結於一瞬間,無法修改。紀實攝影強調拍攝眼前當下的氛圍,忠實地記錄那時此刻人與社會之間的牽連羈絆,攝影家拍攝的一幀幀相片,注入攝影家對時代的情感,如同牽引觀者回到過去的中間人。

適逢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鐘永和一甲子攝影展,難能有幸一睹鐘永和快門簾下凍結的時光。良機且珍惜,擇一日午後天朗氣爽,前往一探鐘永和精彩攝影回顧。

 

所在、所見、所現,都是生活經驗,尤其是彼此見面,人生和樂的牽線。用心看台灣,真誠對待人。──鍾永和

 

展覽主要以「土地」、「人情」、「鄉景」三區塊規劃,精選60幅作品,並搭配鐘永和樸實率直的感性短語,觀者由照片懷念時代,照片旁的短語,句句契合鐘永和對臺灣鄉城人文生活的關注。

展覽介紹中提到:「攝影即是將眼前目睹的景物、事件,透過相機的快門,剎那間使它定格。攝影技術的發明改變了人類記錄生活的方式,人們藉由攝影不僅為消逝中的時光留下珍貴的歷史影像,同時攝影的『紀實』功能具有強烈的寫實與批判性,在政治傳播和社會改革上皆扮演著不容忽視的角色。英國攝影大師布萊因‧坎貝爾(Bryn Campbell)曾明確指出:「美學與人道關懷是攝影中最重要的兩項素質。」即一語道出了攝影並非只是拍出『漂亮』的照片而已,除了美學上的視覺滿足之外,還要能改變世人生活。」

了解攝影不僅是凝結時空,更是攝影家表達內心關懷人文社會。一張照片代表當下,一系列的照片反映時代,透過鍾永和張張鄉城紀實影像,彷彿搭乘時光機一同回到過去那刻。明知道無法與照片中的人物景色對話,每每駐足觀賞時,總會有那一絲衝動想開口道安歡讚。

作品如同鐘永和本人那般樸實自然,以黑白為底蘊,專注於光影交錯之間,灑落鄉城中的每個角落。臺灣鄉城今昔之別,令人莫不為之喟嘆,逝去的是承先啟後的契機,留下的是鑑往知來的珍貴。

山線車站          1994          鐘永和/攝影

網路世代崛起,人手一機使數位影像普及,影像唾手可得不再受限於昂貴器材。若非前人保留彌足珍貴的影像畫面,此時又何以透過照片回憶過去,如今影像發達,人人透過鏡頭記錄這片眾人成長的土地,以及人與人之間互動交流所產生的情感,畫面停滯的瞬間是雋永記憶。

展覽還設計一塊區域供民眾分享生活人文照片,預計牆上將是滿滿相紙交錯堆疊散發時代與時代接合的氣氛。當眾人將影像紀實,記憶零落四處拼湊而成,彼此交換分享人生境遇。

因應時代轉變,鐘永和攝影題材亦不限於黑白或底片,便利的數位影像開啟另一道影像色彩,鐘永和仍舊持續地手持心愛的相機,用影像默默地開口為我們說起穿梭時空的故事。

 

生命甲子,生活意思,人生歲月不過作客,時間到自在地履行,在有生之時,就是與人分享,正是我一甲子攝影展的動念。台灣鄉城素描,所見、所現,是60甲子人生,35光影歲月體驗。──鍾永和

 

 

王大綱編輯整理

發佈留言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