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水寺

「從清水舞台一躍而下的木工之美」

清水寺是名副其實的「京都第一景」,是來京都必定會安排的景點。而又因為清水寺的四季各有其代表性的名場面,因此多次到訪清水寺的旅人不在少數,以我來說隨手掐指一算就有超過十次以上的經驗。

從奧之院前往清水舞台拍攝,是拍清水寺的定番角度。

清水寺位於音羽山的山麓,因為此處湧出的清水(也就是今天的音羽之瀧)而被稱之為清水寺。創建於西元778年,由出身奈良的僧人「延鎮」所創立。相傳延鎮於音羽山修行之時,遇到了為了獵鹿而進入山中的坂上田村麻呂,延鎮勸告坂上田村麻呂不要殺生並對其宣揚佛法,坂上田村麻呂因此而皈依佛門,並捐獻了清水寺的本堂。坂上田村麻呂後來受命為「征夷大將軍」,平定東國後有感於神明的保佑才能戰勝強敵,因此在798年起開始了清水寺大規模的改築,現今清水寺的基本樣貌就是奠基於此。

清水寺創建以來共有九次因大火燒毀的紀錄,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建築物多半是在江戶初期重建的。境內最著名的非「清水舞台」莫屬,這座面積190平方公尺、高度最高處達13公尺由718棵柱子支撐的清水舞台是在1633年,由三代將軍德川家光所捐獻的,建築方法被稱為「懸造」或「舞台造」。整座龐大的建築量體建設時居然沒有用到一根釘子,可見得日本木工技巧之高超,是足以向全世界誇耀的名建築。

寒冷冬天,皚皚白雪中一抹紅的清水寺。

日本人向來以「從清水舞台一躍而下!」來代表自己的決心。事實上從清水舞台完工後還真的有不少人從舞台上一躍而下、捨身自殺。會有「從清水舞台上跳下去自殺」的習俗是來自平安末期後各地戰亂頻傳,而當時「淨土宗」的「捨身往生」的教義非常盛行,信徒們希望藉由在景色壯麗、如淨土世界的清水舞台一躍而下,擺脫今世的勞苦與生老病死的折磨,投身極樂世界。光是江戶時期有紀錄的自殺者就有235人之多!不過萬幸的是死亡率不高,只有14.6%左右,跳下清水舞台的象徵意義,遠大於實際意義。明治時代以後政府明令禁止從清水舞台跳下的行為,另外在舞台的周圍裝上了木柵,因此這樣的捨身儀式已經絕跡了。

清水寺本堂在2017年一月起開始大整修,預計要到2020年整個工程才會結束。整修期間雖然還是可以進入參拜,但著名的本堂和清水舞台都會被施工圍籬給包覆,因此在整修期間內是無法看到被櫻花、楓紅或是瑞雪所包圍著的「清水舞台」,雖然可惜,但為了清水寺的建築能夠長久保存,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。

清水寺本堂旁的「地主神社」是著名的「結良緣」神社,神社中有一對「恋占いの石」,據說閉上雙眼後、能從其中一棵石頭走到另一棵石頭就能很快的得到幸福喔!想得到幸福的朋友務必挑戰看看!

參觀時間:06:00~18:00(閉門時間會因季節做更動) 。

*東山花燈路、春、夏、秋會有夜間特別參觀。

*12/31-1/1 「除夜の鐘」和「初詣」期間終夜開門。

參觀費用:日間 大人300円、國中以下 200円,夜間大人400円、國中以下 200円。

交通資訊:京都市巴士「五条坂」、「 清水道」下車,徒步10分。

摘自《卡瓦納 × 京都自由自在:四季行事、歷史遺產、奇蹟絕景、人文古事,品味深度私京選》,高寶書版文圖提供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