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:何時開始學習藝術創作?
鄭:小時候對於繪畫和工藝有濃厚的興趣,就讀內湖國中時,每天都在期盼美術課的來臨,雖然書讀得不好,但工藝課的成績都名列前茅。我開始慢慢的找回自信,加上姐姐也是當時學校美術方面的風雲人物,受到她的感染,讓我更想往美術的道路前進。
當時家境不是很好,但媽媽還是讓我念了復興商工。三年級選擇了雕塑組,我喜歡立體呈現的東西,創作時必須考慮點線面的整合,如何在不同角度、方向來表現。有了復興的打底,加上自己的興趣,有穩固的基礎,創作時顯得更得心應手。畢業後因生活及工作的需要,從事室內設計,雖然公事繁忙,我還是利用晚上學陶藝,有多餘的時間就作畫及雕塑,純粹是出於喜好跟執著,從未間斷。
Q:創作大型公共雕塑品的緣由?
鄭:大概在十年至十五前,我從室內設計正名為藝術創作公司,就是現下流行的文創。我把自己的理念與公司結合做推廣,這當中就會承接到大型的公共雕塑產品,針對設計師的需求,用突破性的技法結合建築跟室內設計,做出具有象徵性的大樓大廳雕塑。
Q:台灣金融研訓院的圖騰LOGO是如何發想及獲選的?
鄭:這個案子是由林洲民設計師(現任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長)設計,因為他們想要創新,要讓LOGO變成藝術品,我們提案,把LOGO做成藝術的味道,由刀斧切割,把它跟建築的結合,呈現粗獷的氛圍。執行完成後,在當時算是一件蠻成功的案子,有賴於設計師的概念,再加上我們的美學雕塑藝術創作,呈現台灣金融研訓院的商標與建築的完美結合。
Q:目前遊走海峽兩岸發展,並舉辦展覽。未來有什麼計劃?
鄭:我們把公司的雕塑作品與對岸做交流,製作方面也有部份轉移大陸,由我們自己的人員來創作。我把雕塑的原素材與繪畫結合,2014年時國防部來邀展,是我個人作品呈現,包含雕塑及繪畫,2015年10月時也在市府官邸展出。
從繪畫來講,在油畫布用新技法創作,主題與星球有關。每個星球有不同的生命、意義與價值,我們的心胸應該更開拓,不狹隘。當我們面對事情時,看到宇宙的浩瀚,才能了解我們的渺小。用心去開拓你的另一種宇宙空間,那種領會,我把它表達在油畫上面,並使用新的素材創作,我大概花了十多年研究這些材料,如何將素材與畫布融合,在畫布中呈現真金屬的質感,目前應該沒有人以這種方式作畫。
雕塑的部份我運用了多媒材來展現,不論是繪畫還是藝術創作,最終目的是能表現出我們要傳達的概念與意向。比如要把一件產品翻成銅的時候,耗材大又重,製程又長,那我們怎樣用複合材料呈現出真金屬的價值、份量跟質感,並且在短時間就做出自然的鏽斑,達到我們要的質感與耐久度。就好比說國外有個設計師,他把鐵的東西做好以後放置,然後跟客戶說:「這個作品是未來二十年後你才能看到我要的東西。」但是我們就是反過來,我現在就可以讓你看到二十年後的作品,我們能做出金屬經過時間風化的質感,運用新科技概念在短時間內完成。
Q:一門三傑(姐姐鄭蘭花及弟弟鄭慶銘)均從事藝術創作(油畫、佛畫、雕塑等),是怎樣的善因緣得到的福報?
鄭裕家:我很感謝姐姐鄭蘭花,因為我有今天的成就,大部份都是她的助力。國中時姐姐在學校的繪畫成績非常好,是我學習的對象。我和弟弟都念復興商工,生活上的開銷變大,媽媽很辛苦。所以我下定決心,一定要努力,將來好好報答親恩。
鄭慶銘:其實我跟哥哥一開始都沒想要辦展覽,只想專心創作,後來因姐姐的影響,覺得有必要讓自己的作品跟觀念呈現出來,希望可以為後人留下些什麼,這是一種責任跟使命。
鄭蘭花:這一切都是緣,我沒有念美工,念基隆女中,也因為這樣我嫁到國外。我從小喜歡畫畫,婚後在美國深造,到處去旅行、畫畫。慢慢醞釀以後,希望能將作品與人分享,後來遇到老同學,他說「你要有一次畫展,才能讓人家知道你是誰。」所以從我開始在國父紀念館辦畫展。我走出來之後,順便也把弟弟們帶出來。一門三傑不容易,每人專精都不同。我計劃辦一個大型的展覽,三姐弟聯展,這是很震撼的事,三個人在一起的影響力更大。
圖/鄭裕家 文/編輯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