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年來對佛法的探尋,藝術家蔡施明認為佛教創作藝術,宛如是面對世間波濤大河時,試圖為生命打造一艘渡河舟,偕人乘舟共渡這人間波濤,「願藉佛畫與人交流,因創作因緣與眾共成佛道」。
家傳藝術天分 創作中修行
生於台南的蔡施明,因父母早逝,童年時家境貧寒,平日藉油漆生意維持家計,色彩繽紛的油漆也啟迪他對顏色的敏銳度,家中白牆是他的塗鴉畫板,漆筆則成了他實現天馬行空創意的工具,尤其看到早年電影手繪看板更讓他心生嚮往,心想:「能在大眾前展示自己的創作,是何等榮耀的事,而我,會有這一天嗎?」
對於藝術的喜愛,蔡施明的舅舅—民俗畫家陳玉峰看在眼底,指導他繪畫技巧,其後又受到哥哥─名畫家蔡草如的薰陶,傳承藝術家風的蔡施明,更是每每下筆而不能自休。他退伍後從事廣告設計多年,將擁有的藝術專業運用服務於廣告界,其間並參加全省美展、台陽展、國風畫展等,頗受各界好評。
邁入中年後,蔡施明因緣際會下皈依三寶,習慣圖像思考的他,在修持佛法之餘,一旦心有所感,即形之於手,心與手反覆牽引,導引他走入佛畫創作。他長時間用毛筆畫佛菩薩像,筆墨線條落於宣紙需要極大的專注和實力,以此做為日常禪修的蔡施明強調「創作即修行」,是放下易生煩惱心的過程,從筆墨中體驗忘我與寧靜。
圖像傳播快 專注佛畫創作
因著禪修帶來的喜悅,促使蔡施明探尋佛法源頭。他表示,佛畫是佛教觀相的一門教法,自古以來在佛法的傳播過程中,佛畫是弘揚佛法的一種利器,一般將抽象的心法,用圖像、音聲、文字表現出來,令見聞者得以攝心而悟道。
「在各種藝術的形式中,圖像比文字直接有力,又比音聲傳播得更快更遠。」蔡施明說,一幅莊嚴的法相,能使觀賞者瞬間生起恭敬心,當下感受內心寧靜,「我毅然辭去廣告設計工作,發願畢生投入佛畫創作,一心將對佛菩薩的至誠與禮敬,透過水墨線條於畫紙上表現。」
國內畫佛像者多以水墨畫、寫意及工筆較多,近代西學東漸後,陸續流行重彩畫、油畫,蔡施明則融合多種畫風,以水墨淡彩畫釋迦牟尼佛、阿彌陀佛、藥師佛、觀音菩薩等,畫工細緻,造像莊嚴極富變化,再配以景觀或蓮花襯托,佛像姿態神韻更見優美,而技巧的運用與構圖,尤見一絲不苟;近年,他嘗試以重彩繪製佛菩薩,以增加畫面層次與質感,更完美呈現佛陀所教授的心靈淨化之法。
每一次寺院參訪的見聞,都成了蔡施明創作佛畫靈感,像是日前到日本淨土門根元地光明寺參拜古佛,讓他創作了一幅〈山嶽彌陀〉。
即使見到了寺院的斑駁壁畫,他也會試圖跨越時空,遙想佛菩薩顯現於眼前,透過藝術演繹如來真實義,構圖新穎的〈六方佛讚〉即是代表作品。
「佛畫藝術的養成,不僅是美術與視覺的呈現,需以內外兼修,才能顯現出佛像的神韻。」蔡施明認為,描繪佛教聖像首重恭敬心,所謂「誠於中,發於外」,畫者心虔敬才能感人至深,否則有匠無韻、有形無神,不足以令人觀賞感動。
感受畫中寧靜 盼因此親近佛法
多年來老實畫佛的蔡施明,始終抱持以佛畫隨緣度眾的理念,以前未動過開畫展的念頭,去年卻改變想法,以「來自佛界的頓悟」為主題,在台北中正紀念堂舉辦首次的大型佛畫個展。他說,長年畫佛經常進入寧靜喜悅中,希望觀眾看過佛畫後,能自然地親近佛法,也興起探尋佛法源頭的心願。
蔡施明表示,佛法是心法,也是淨除煩惱的解脫法,而畫佛,則是透過他的筆,指引眾人走向佛之道,「期望今後有更多藝術家加入佛像繪作,以誠懇而具深度的藝術,使佛陀淨化世間的教學,重新啟發當代人。」
記者郭書宏專題報導,人間福報社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