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月面試一位新人,說「新」其實也年近半百,有些資歷,在媒體業打滾多年,曾擔任過主管,看得出經驗豐富。
履歷中寫滿各項擔任過的工作,其中有一份雜誌社工作經驗令人格外注目,那本雜誌在臺灣專門以挖人隱私,以掀起內幕新聞無不讓人感到驚濤駭浪著稱。
我問:「怎會想轉來一向以清新形象為主的《人間福報》應徵呢?」他回答:「在104人力銀行上,看見《人間福報》在徵人,當下那一念……是覺得自己過去寫了太多傷害人的新聞,想要洗心革面,改寫社會的光明面,給人正面影響力的文章。」
眼前這位在新聞界不算年輕的先生,彷彿是浪子回頭般,有著一股令人感佩的決心。幾經考量,多天後決定錄取,給予一個機會,期待他寫社會黑暗面的技法轉寫感人新聞。他也爽快答應,並以「使命必達」的態度就任。
首日上班,他依約前來,社方安排了人員帶他學習,畢竟雜誌和報紙仍有極大的不同。他學習得相當起勁,除了複雜電腦軟體外,一天下來,他已學習了百分之五十,胸有成竹似的歡喜回家。對這份新契機的工作組合,彼此都充滿了期待。
隔天,上班時間過了十五分鐘,沒看見他來到報社,編政同仁打了電話給他,似乎是沒有接到電話。又過了半小時,依然不見人影,編政同仁趕緊再打電話,一通又一通,深怕他在上班途中發生意外。
一個小時後,依然沒有來上班,電話打了不知幾通,行徑讓人感到詭異。於是,我打開電子信箱,才看見今早他已寫了一封辭職信,「經過一天到貴社上班後,基於個人因素,決定婉拒這份工作,包括高估了自己的能力。」
那個當下,心情可說被重重一擊,令人難以置信,依他社會經驗豐富,又曾擔任過主管,應該明白離職不該只是寫一封e-mail,連打一通電話當面告知都沒有。
「畢竟出家人還是太單純,竟會相信那一套浪子回頭的論點,以為無論年齡多大,都有善心發芽的一日。」我與他見面兩次,從面試到上班,直到他的離去,本該輕輕淡淡沒有太多感受,心裡頭仍感到些許失望。
我反省了這種感受,是當初被他那份善心感動,又遭瓦解的衝擊。難道「人與人之間的承諾,彷如流水般輕薄。」
對一般人來說,突然離職也許並不是什麼嚴重問題,猶如家常便飯,何足大驚小怪。然而,上班一天,就應有一天的職業倫理,和人與人之間的誠信。
在佛門,對於承諾相當重視,印象很深刻星雲大師曾說過出家因緣,日本侵華期間,他當時擠進人群,圍觀軍人行經,目不轉睛之際,有位老和尚突然問他:「小朋友,想不想出家呀?」當時他隨口允諾,還看著軍人遷徙。因為答應了,年僅十二歲的他,與母親商量,最後依約出家,成就了「一諾上棲霞」,至今出家已七十八年的人生經歷。
每當我做任何決定時,即使只是一件小事,大師的小故事總會浮現腦海,警醒自己一定要信守承諾。包括,當初常住調派我來報社工作,要我至少服務滿五年,才能請調,如今匆匆超過十二年。
當中,看到太多人事來來去去,為了較高薪資而不斷跳槽,願意為一份理想堅持的人,少之又少。我相信,若是堅持一份為大眾的正向理念,眼前看似待遇條件不如預期,但持續做下去,肯定會感動天地,感應善緣來護持,順利平安。倘若做的是惡事,即使一時風光,也時時提心吊膽,終將消失的福分。
面試的「老」新人,何嘗不也為我上了一堂課。
摘自《人間菩提味》,香海文化出版,妙熙法師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