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行不發菩提心 猶如耕田不下種
發菩提心,就是在我們的心田,播下清淨的種子
讓善根萌芽,成就佛果
一、建立受報還債的觀念
從佛教的觀點看,眾生來到世間都是來受報還債,而佛菩薩則是來還願度眾生。所謂「夫妻是緣,無論善緣惡緣,無緣不聚;兒女是債,還債也好,討債也罷,也是無債不來」,重點不在於善緣惡緣,也不在於如何受報,而是在於有很深厚的緣才會一起生活。這一切都是提醒我們,沒有絕對的好與壞,無論是緣或是債,都要當下善了。
佛說「人身難得」,能來到人間,一定具備了五戒十善的基本條件。因此,我們一定要清楚明白善惡因果的道理,知道什麼該做、什麼不該做。受報就是要為所造作、所想、所說的負責任,如果真的清楚明白,那我們就懂得不可以亂說、亂想、亂做,因為一切都要自己承擔。我們因業力而來,緣此我們受報,佛教的教義提示「自作自受」、「各人生死各人了,各人吃飯各人飽」,不是很有道理嗎?
要認識清楚,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個人過去世所做的因,與今生所行的善惡而形成的果。現實生活中,有些人很努力,但是做不到理想的成績;有些人做事不怎麼認真,卻有很大的成就。看起來很不公平。若是把生命追溯到過去世,甚至每一世或無量劫的歷程,可以思考是不是還有我們過去所做的行為還沒有受報。明白業果報應的話,不管人事物的好與壞都能接受,並且會祈求佛菩薩的加持,培養出更堅定的力量和信心。
二、發願利益成就眾生
我們要促成一件事情之前,必須要先發願,發了願就是設定了目標,進而有意志力去完成。當一旦發心立願做某事,過程中就會有很多助緣來幫我們。〈勸發菩提心文〉就有說「金剛非堅,願力最堅」,因此一定要有清楚的人生目標,然後朝向目標出發。
人都是依業緣而來,並不是爸爸媽媽想生孩子,我們就會來的;而我們過去世也有許下生生世世的願望,因此請記著:「是我們自己要來的」,目的是為了要還願和滿願。因此,在短暫的人生裡,我們應該認真發願,而且這生想要完成的事情可能是來自過去世的發願,要趁今生好好完成。
每個人在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,在家中是為人子女、為人夫或人妻;在學校是老師或學生;在職場是雇主或雇員,不同的角色肩負不同的責任,盡自己的責任就是人生的意義,能夠還願與滿願就更加圓滿。
其實許願、發願或是還願,都是對生命的一種承諾。就算沒有學佛,也要重視人與人之間的承諾,更何況是對自己許下承諾。眾生依業力而來,一方面為受報還願來的,另一方面要活得有意義和有價值,對別人有利益,也能讓自己有所成長。既然人生的價值在於利益眾生,就要學習佛菩薩的精神,發利益眾生的願,並且盡全力實行。
發菩提心的條件
學佛修行和發菩提心都必須具足「智慧」與「信心」。現在很多人對佛法都作深入的研究或歷史考證,但跟真正學佛修行不一樣,因為佛法強調「聞思修證」、「行解並重」、「信願行」。即使有智慧,但缺乏對佛教的信心,就會有偏執、偏知、偏見,甚至會走錯方向。從另外一方面來說,不研究佛法、不瞭解佛法的道理,單憑對佛教有信心,屬於情感上的依賴,欠缺智慧分析,也會產生誤解。
除了要有信心、智慧之外,學佛修行發菩提心,還要有大悲心,因為「諸佛菩薩,以大悲心為根本」,有大悲心的展現,才能進一步把心念擴大,再行平等心。我們必須明白,世間一切法都是緣起性空、因緣成就而聚合。而且,當我們理解「三輪體空」的道理後,從「有相」慢慢進入「無為無相」,才有辦法跟佛道的法義相應,這才稱作修行,發心立願,成就眾生。
應無所住而生其心
「佛心天子」梁武帝是佛教的大護法,曾四次捨身同泰寺出家,希望朝臣能夠發心護持佛教、修建寺院,他昭告文武百官,大家能夠布施供養三寶的話,他就會繼續治理國家。在梁武帝的主導下,很多寺院獲得修建,也有很多人出家。著名的禪宗公案就提及達摩祖師與梁武帝會面時,梁武帝問達摩祖師,他為佛教做了那麼多善行,有沒有功德?達摩祖師的回答是沒有功德,並且表示真正的功德是「淨智妙圓,體自空寂,如是功德,不以世求」,可見達摩祖師教導梁武帝不要執著布施供養的福德,才有辦法提升與進步。
修人天福報要有五戒十善。菩薩則要六度萬行,生起菩提心,行布施和依止空正見,做任何善行都跟般若智慧相應。行菩薩道,但不執著在行菩薩道,才能貫徹大乘菩薩道的精神。
學佛不可不發菩提心
常有人告訴我,在未學佛之前,似乎沒有很多煩惱妄想;學佛修行之後,反而多了煩惱妄想,於是懷疑自己是否退步。事實並非如此,那是因為很多人在沒有學佛之前,不知道自己的煩惱無明深重。學佛開始修行後,心變得比較細膩,就會慢慢覺察到自己的習氣、煩惱,也因為知道自己的缺點所在,才會想改過、提升,這其實是進步。
學大乘佛法,要以發菩提心為根本。面對外緣,道心強還是煩惱強?有善根的人會自省、自覺、自調。假若道心比煩惱弱,煩惱粗重而善根薄弱,當想用功時總會覺得用不上力。外緣逆著來時會讓我們退失。順境也不好,容易養尊處優,沒有憂患意識。面對生命要瞭解自己,不瞭解自己會盲目的活著,會不知道要的是什麼。要先瞭解自己、認識自己,知道不足才會往上提升。
我們希望契入菩提心,就要在日常生活中訓練自己,所謂「動中磨鍊、靜中熏修」,例如:做早晚課、禪修、誦經、持咒等。這些都是前方便,也是助道因緣,因為佛法不容易理解,有了前方便的引導,我們較容易落實學佛,就如古德所言:「生處轉熟,熟處轉生」。「生處轉熟」即是將陌生的善法、善念不斷的實習,轉為熟悉之法;而「熟處轉生」是將熟悉的惡法、惡念去除,如此身心就能日益清淨,生活光明安樂。如果我們可以從生活中訓練自己面對各種人事物不起執著心,就會轉煩惱為菩提。
文:摘自《一念彌陀富三千》,永富法師著,香海文化提供
圖:編輯部/攝影
永富法師
現任:佛光山港澳地區總住持、國際佛光會香港協會秘書長、佛光山梵唄讚頌團團長
十七歲皈依佛教,1986年禮星雲大師披剃出家,美國西來寺受戒,並取得佛光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。法師音聲嘹亮,擅長梵唄唱誦、佛門禮儀、戒壇儀軌、寺院行政、僧伽教育、活動策劃、經典弘講、法會儀軌、佛事懺儀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