憨山大師念佛法要(四)-如本上人

2010 01 22 00002

第四,貧困障礙善根,心不切。剛才是說富貴,現在反過來說貧窮,窮到連三餐不繼沒得吃,你叫他念阿彌陀佛,他會跟你說:三餐都沒得吃了,還念什麼佛?念佛肚子就能飽嗎?「先顧肚子,再顧佛祖。」對他來說,目前所急需是麵包。窮得三餐都沒得吃之情況,念佛和麵包他選擇何者?他一定選麵包,把念阿彌陀佛排在其次,這是眾生自然習性,所以說:太過於富貴是障道因緣,太過於貧窮也是障道因緣。

第五,習氣太過深重者,他念佛出離心也不悲切,也沒辦法念佛。陷在感情漩渦裡鑽不出來,被男朋友甩了、被女朋友拋棄、婚姻起了變化,感情嚴重挫折沒有處理好,這種人念佛也念不下去,出離心悲心一一皆不痛切。或者是貪求名聞利養者心太強烈,權勢地位太令人迷惑,難以抗拒,要選立法委員、縣議員、縣市長、總統諸類!他哪有心情來念佛呢?貪求名利權位之業力勝過修行之業,出離心被壓得死死的,念佛即成夢想空幻了。

2010 10 06 00008

第六,出離心太過於軟弱者,心也不悲切。什麼叫做心太過於軟弱呢?我們稱念「阿彌陀佛」心要很堅定,像鋼筋、鑽石一樣堅硬,非常紮實,這樣念念求生淨土才對。反之,出離心太過軟弱,出離心不夠堅定,疑神疑鬼,對淨土法門起不正信,真有阿彌陀佛嗎?佛言可信否?我業障深重,佛會嫌棄嗎?心存懷疑,心軟趴趴,雜念不斷生起,我還沒出家前,我女朋友好漂亮,吃飽沒事就回顧往事,想想她的倩影,內心太過於追思往事致使軟弱不前,這要念到何時才能達「一心不亂」呢?心不夠痛切啊!念佛不到三分鐘又想起:一個月又到了,又要繳會錢了;等一下念完佛,就邀朋友去台南安平吃海產,一邊念佛,一邊還想著吃海產,這要如何念佛念到一心,心太過於軟弱了,願力不堅,動不動五欲六塵妄心就生出來了,諸般心猿意馬,妄想紛飛,這種要念到「一心不亂、往生淨土」,難矣!

念佛下功夫若能摒除這六種因緣,那天底下還有什麼好留戀貪得的?深信馬上頓斷一切世間塵勞煩惱,進入清淨空寂,不生不滅即刻現前。要證涅槃得法身,就勢如破竹,像桌上拿柑一般。所以念佛時,一句「阿彌陀佛」,要以智慧破除一切煩惱魔軍,降伏妄想習染,才有辦法度過生死洪流,永斷六道,出離生死,同登淨土,直入如來地,一路涅槃門。

憨山大師云:「於二六時中,單將一句『阿彌陀佛』,橫在胸中,念念不忘,心心不昧。一切世事都不思想,但只將一句『阿彌陀佛』,作自己命根,咬定牙關,決不放捨。乃至飲食起居,行住坐臥,此一聲佛時時現前。若遇煩惱境界,心不安時,就將這一聲佛提起一拶,即見煩惱當下消滅。念念煩惱是生死苦根,今以念佛消滅煩惱,便是佛度生死苦處,若念佛消得煩惱,便可了得生死,更無別法。」

憨山大師這樣教導我們,於二六時中,一天二十四小時,對真心要拼往生來說,單單念一句「阿彌陀佛」就足足有餘了,橫在胸中就是將「阿彌陀佛」放在心裡,你要怎麼念都無妨,大聲念、小聲念、心念、金剛念,只要發出你誠意、獻出你至誠真心,一心一意就是要往生西方淨土,念念不忘,心心不昧,如此相續直念而不變異,往生西方淨土絕對勢在必得,三聖肯定接引生西,世間一切塵勞事,不要牽腸掛肚,單單將一句「阿彌陀佛」當成自己性命根本。

咬定牙關將一句「阿彌陀佛」扣緊,不讓它閃失,佛號不讓它有所差錯,句句彌陀絕對不將它放捨,不論是在飲食、吃飯、睡覺,或者是在行住坐臥,佛號時時現前,如果遇到任何煩惱境界,心不安時能將這一句「阿彌陀佛」聖號提起,日子一久,漸漸你心中煩惱就會消滅,這就是所謂佛度生死苦處,六道輪迴就沒有你的份,三界苦命兒,六道流浪漢,就和你無緣了,唯此念佛法要,更無別法來得殊勝應機!

「愛不斷不生淨土,業不重不生娑婆。」業障深重者,更需要念佛,三毒熾盛者,亦更應勤加念佛,不然業障會牽著你去投胎轉世,輪轉生死,業力強願力弱,你被愛吃肉之業牽走了,被愛名愛利習氣拖走了,被虛榮心拖走了,被嫉妒心牽走了,被貢高我慢業力拖走了,花花世界無時無刻迷惑著你我,而單單一句「阿彌陀佛」就能把你拉回來,如此念佛下功夫來回拉鋸,修行就猶如上戰場,苦戰到最後,你想凱旋勝利,是要付出相當代價,破一分無明煩惱,得一分清淨法身。

所以業障越重,就越需要念「阿彌陀佛」;越病苦就越需要念「阿彌陀佛」,因為人一旦生起大病之後,就沒心情念佛,厭倦懈怠,佛號無心提起,業力煩躁、鬱悶充斥內心,便放棄不念,因此往生不成,又再度構成多生累劫輪迴不休!佛子應提醒自己,這輩子別再歷史重演,別再重蹈覆轍,應如喪考妣之心來念佛,要將這輩子當作是最後一世,不要因為病魔關係而障礙你往生,擾亂了你修行腳步,進一步是西方蓮池,退一步是地獄火坑,你選擇哪一項呢?在輪迴生死苦海中,生生世世都是犯了同樣業障,因而不得往生極樂淨土,今生不得再重覆沉淪下去了,此世應終結時候了。

2006 08 05 00003

法王講堂提供

發佈留言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