幫助別人得到正確的見解

在《譬喻經》裡有一則故事說:佛在世時,有一個婦人生養了二個兒子,一個善於游泳,一個不會游泳。有一天,不會游泳的兒子掉到水裡溺斃了,婦人並沒有哭;後來會游泳的孩子也不幸在水中淹死了,婦人聞訊,放聲大哭。別人覺得奇怪,問他:「你的第一個孩子死的時候,你一滴眼淚都沒有流,第二個兒子死了,卻哭得如此傷心,這是什麼道理呢?」婦人說:「先死的兒子因為不會游泳,死了只能怪自己不懂水性;但是後來死的這個孩子,他懂得游泳,卻也溺死了,這不是很冤枉嗎?」

佛光山朝山

這個故事正是在告訴我們一個道理:一個人倘若因為從未聽聞佛法而沉淪六道,也是無可奈何的事;但是既已聞法,又懂得要修行,卻因為沒有正見,以致受輪迴之苦,這不是很冤枉嗎?正見的重要由此可知。

佛光山童子軍浴佛

世間上有很多人執著錯誤的見解,關於「不正見」,大致上可分為五種,稱為「五見」。例如:有的人以為四大、五蘊是實在、不變的,而不知道身體只不過是暫住的房舍,即使再堅固的房子,終有敗壞的一天,大限來時,每個人得搬離,這就是「身見」。執著身見的人,認為有形的生命是實有的,所以不斷追求聲色犬馬的享樂,而不知道人生還有更高層次的生活。也有一種人,執著一端的見解,名為「邊見」。認為世間是恆常不變的,生命是實體,人死之後來生會再做人,而不知生命是隨著個人造作的善惡業力流轉輪迴六道,名為「常見」。認為人不管行善做惡,死後什麼都不復存在,唯有及時行樂才是真實的,名為「斷見」。乃至於執著世界是有邊的,為「有邊見」,執著世界是無邊的,為「無邊見」;執著身體與靈魂是同一境的,為「同見」,互為相異的,叫作「異見」等等,都是偏離中道的錯誤思想。

大智文殊菩薩

另有一種「見取見」的人,認為自己的學說才是唯一的真理,而不能見容別人的存在,甚至明知道自己的見解錯誤,卻企圖掩飾己非,積非成是,像這樣以邪為正、以惡為善的見解,對己對他都很危險。至於「戒禁取見」的人,則是執著不正確的戒律、教條,以為能達到解脫或升天的果報。例如有些人認為只以水果或清水充飢者,道行高深,進而崇拜或效法,殊不知有道之人,並不在外相上刻意修為,而重於內在的觀照。

佛光山本山參訪 吳文成老師幫助別人得到正確的見解

而在「五見」之中,就屬「邪見」之人最為可怕,他不相信因果,不尊敬三寶,對於佛教「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」的因果觀,有不同的解讀,例如人打死一隻老鼠,來生就會投胎做老鼠;只要打死一個人,來生就會投胎做人。邪見之人,就好似照相,鏡頭尚未取好角度就按下快門,自然是會把真相給模糊了。

佛光山佛誕節

有個年輕人一心想要發大財,聽說王爺很靈感,就到廟裡懇求王爺保佑。一大早,他騎著摩托車到王爺廟燒香,禮拜過後,匆匆騎車揚長而去,一路飆車,好不暢快。但是正在得意忘形之際,一頭就撞上了橋墩,當場斃命。青年的父親聽聞噩耗,怒氣沖沖地跑到廟宇指責王爺:「我兒子那麼虔誠地禮拜你,你非但沒有保佑他,還讓他喪命,今天我非要打爛你的神像不可!」站在一旁的廟祝一看不對勁,上前勸阻:「你不要生氣,其實王爺感動於你兒子的虔誠,也曾想要救他,可是令郎所駕駛的野狼一二五速度實在是太快了,王爺騎白馬努力地追趕,最後還是來不及趕上,只有眼睜睜地看著他不幸撞死在橋頭了!」世間上有很多人不明事理,自己違背因果,卻還責怪別人沒有幫助他,這也是一種見解上的錯誤。

2019己亥年是豬年。
豬,在十二生肖中,代表一個循環的圓滿和繼起,充滿新生的希望。
豬去豕加言為諸,豬者圓滿,諸者多也,寓意著這一年,圓滿如意、諸事吉祥。

邪見之人,往往以邪為正,還自以為是。例如有些人學佛,將宗教視為祈福求財、消災解厄、追求富貴名位的道具,而不知道信仰的真正意義在於奉獻犧牲、安身立命。像有人念佛一段時間之後,退失信心,就怨嘆道:「我再也不要念佛了,我念佛念了二十幾年,以為從此事業就會順利,財源就會廣進,可是我跟朋友合夥做生意,卻被對方倒閉了,佛菩薩一點也沒有保佑我發財,我何必還要念他呢?」

原來他把佛菩薩當成財神爺來奉侍,將佛菩薩當做保險公司一樣來經營自己的財富,這種貪婪的心態,怎麼能與佛菩薩布施行慈的心相應呢?也有信徒說:「師父,我再也不持齋了,我吃素吃了幾十年,一樣體弱多病,不離醫藥。」他吃素並不是站在慈悲護生的立場,只是為了自己延年益壽、常保健康。其實,身體要想健康,就必須生活規律,飲食節制,加上適當的運動,才會產生效果;健康有健康的因果,信仰有信仰的因果,怎麼能混為一談呢?錯誤的見解會障蔽我們的智慧,甚而讓我們喪失性命,不可不慎。因此,人要如何具備正見呢?所謂正見,就是對於自己所信仰的真理,不論遭遇任何疑難,都不受動搖的信念。至於正見的內容,例如明白世間有善有惡、有業有報、有前生有後世、有聖人有凡夫等等。

正見是深入佛法、獲得法益的重要條件,是人生重要的一步。所以,對於邪見眾生,我們要幫助他改邪歸正。一個家庭裡,如果人人都能有正當的思想、正派的觀念,彼此相處也就會融洽了。

文:摘自《十種幸福之道-佛說妙慧童女經》,佛光文化提供

圖:編輯部/攝影

返回頂端